@KTzone » 日常 - 寵物地帶 » 養海水魚


2010-9-20 01:51 brightblayde
養海水魚

海水魚為何較淡水魚難養? 我們先可以從它們的生活環境來看和比較. 淡水魚通常是活在溪,河和湖等地方, 相比起海洋來說, 這些地方的水都較淺和容量較小. 所以水的溫度變化較大; 而且溪,河和湖等地方跟人的距離也較近, 比較容易受到人類的污染. 在這環境下成長的淡水魚普遍都體格和生命力較強, 較易適應環境的變化. 而在海洋中生活的海水魚則因海洋的生活環境較穩定, 所以相比起淡水魚來說它們是驕生慣養了些.

其次的是在海洋中生活的海水魚競爭較大, 相信可能三,兩天才有一餐飽. 如果被捕時已經空著肚子, 加上捕魚的人用藥"杜"它們來捕捉, 它們的身體便會變弱. 再加上被捕後運送時只加氧放進一個不會太大的魚袋中, 魚受驚時有可能會排出便便, 便便含有亞麼尼亞而魚袋中沒有消化細菌, 魚便被自己的便便開始毒害; 還有的是有些地區的魚需要幾個小時以上才能運到來, 魚的體質和抵抗力是必然受影響和下降. 當被運到魚店後, 因為大部份魚店都是"賣"魚的而不是養魚的, 所以用來存放新魚的器皿和魚缸內的水水質有可能不合標準, 或者還會更差些, 魚便再次受到新的壓力. 到了我們魚缸後, 如果我們的處理不佳, 魚缸的水質不好不穩定, 又或新魚在缸中還沒有完全適應好環境便被舊魚追打驅逐. 就算它們被捕捉前沒有生病, 試問驕生慣養的它們怎能一下子忍受這麼多特然而來的壓力? 所以新魚都較易生病或死亡.

還有的是有些魚本身只會去吃那些在海洋生活時吃慣了的食物, 不會嘗試沒吃過的東西或人工飼料(因為這些東西都沒看過吧), 這個情況在不少種類的蝶魚和成年的仙魚(可能像成年人一樣有時也會有固執或執著吧)上都能看見. 如果新魚不進食, 它們在被捕捉後削弱了的健康便不能恢復過來, 這樣也只會步進生病和死亡. 而且新魚的體質被捕後已經降弱, 如果有病時我們再給它們用藥, 它們也有可能會抵受不了的.

由此看來, 海水魚真的不太易養. 只是如果我們能了解多些後, 遇見類似的情況時能避重就輕的作出適當處理, 過渡了新魚時較體弱的階段, 讓魚能強狀起來後, 魚的存活率便大大提高. 新養海水魚的朋友每每都有個通病, 便是加魚時太急進了些, 看見自己的缸和魚表面上沒問題後便急於加魚, 卻不知這樣可以使水質特然急劇的變壞; 到發現原本好地地的魚有問題時, 問題可能已經變得較嚴重而不易處理了. 所以我覺得初養海水魚的朋友買魚前最好能先三思一下, 對要買的目標魚身體狀況有懷疑時不買, 對魚缸的消化菌能力和水質有懷疑時不買; 也最好不要存有我今天要去魚街買什麼什麼的魚的心態, 這樣很容易讓你買了些狀況不太佳的魚或本來沒打算買的魚種(因為不想空手而回). 如果正在飼養的魚感覺上狀態很好更要盡量好好保持現狀, 需知每加一次魚=為你的缸和魚帶來一個新的危機; 新的魚可能會為缸內的水質帶來影響, 也可能已經染病成為帶菌者(不少魚店常先為新魚用藥浸浴, 目的是就算魚已經染病, 也可暫時抑制著病的爆發, 所以有可能不容易被察覺到); 如果能擁有這個危機感, 相信買魚時便會更小心, 也不會有加魚太急密的情況吧.

最後要補充的是, 通常魚特然有異常的舉動時, 都是因為水質上出了問題為多, 而水質的變化可以是由於內在的變異或外來的污染等所引起的. 所以一發覺魚有異想舉動時, 應先立即換水(可以的話30%~50%吧), 然後再觀察情況. 當然, 如果病了便要對症下藥了.

2013-11-20 16:37 qq448185153
***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養海水魚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