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電影討論 »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為甚麼只是父親?


2013-11-5 17:41 sinta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 為甚麼只是父親?

據Nick Lane所著的《能量、性、死亡》,細胞內重要的發電機:粒線體,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父親細胞內的粒線體都在生育的過程中被排除在外。《誰調換了我的父親》那個好賭馬的福山雅治的父親也應該明白,作為對一匹馬的特性的參考,母系的遺傳比父系更重要。
我並不是想以女性主義的角度去批評是枝裕和把這部有關如何面對兒子的電影,只以父親為重。實際上電影內的幾位母親,都是很有識見的。她們面對兒子被調換後的困境,也深刻地反映出來,也賺人熱淚。不錯,人對於自己的所作所為一定要合理化,甚至神聖化才會安心地生活下去。但有時太過份便會變成一種代代相傳的意識形態,影響了人們的觀念。我最不喜歡福山雅治的母親,無論是基於愛情也好,基於合理化自己終身伴侶,這種沒得選擇的處境也好,她對那個喜歡賭馬喝酒的男人,不是太過放縱了嗎?他會這樣是不是也是她弄出來的?

這是是枝裕和最平實的電影,不是說他過去的電影都不平實,而是這部電影觀眾想要看到的東西,都完美無瑕地展示出來。那簡直便是部拍得完美沒有任何破洞的電影,美滿得令人沒話說。是枝裕和過去的電影除了涉及到孩子,涉及到倫理以外,還有一種更深邃的生命探求,一種你和我都不能預先知道的生命神秘在等待我們,是我們成長,並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洗禮。本片顯然是想反過來,說一個成年人怎樣去面對兒童,在成長的路上來一次回頭檢討,而不是向前的探索。
《誰調換了我的父親》實際上是一部令人熱淚盈眶的喜劇。你要甚麼好的場面,感人的場面?它全都有。你要它冷靜的鏡頭和具象徵意味的影像,它也有。(例如影片開始時家長陪子女到學校面試後,福山雅治的一家最後是從一個螺旋形的,洞穴般的地方走下去。代表了他們未來的道路。而福山雅治的商場規劃也是螺旋形的。還有兒子生日吹蠟燭,兒子一吹四周立即變成全黑。)
太完美了,反而不像是枝裕和。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31105/large/c0907a.jpg[/img]

來源:蘋果日報網站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