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消閒 - 電影討論 » 《發夢王大歷險》 這個也是白日夢


2014-1-8 17:09 sinta
《發夢王大歷險》 這個也是白日夢

格陵蘭,如果你讀過西方歷史,人類曾經在這個地方發生最大的悲劇。當我們各地的祖先由非洲出發,走到世界各地去找新生活時,有一撮人曾經到過格陵蘭,生活一個短時期,今天即使有飛機可到,依然十分荒涼。歷史的殘酷事實是因為格陵蘭是個島,只有船隻來往,而且很多時大風大浪,也寒冷得令人害怕,結果移民到這個地方的人類,一個也沒有生還。有些書本還帶着知識分子的緊張心態,來想像最後一個活人在島上是在怎樣的狀況和心態下死去,這樣想的人自己便應該去死。
我從戲院走出來,陽光竟然很猛烈,我開心不已,因為我看到自己,看到找到自我的方法。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故事也似乎在說,你想找的意義,千山萬水,歷險重重地去找,最後原來就在自己的身上。但我覺得賓史迪拿不是這麼想,你看到他在世界各地的歷險,最後找到辛潘後,在夕陽之下跟幾個人踢球,你便知道在找尋的過程中,他怎樣找到比發白日夢更像夢的東西,怎樣去經歷過一段追尋才最終找回自我,而他再也不發白日夢了。
我很明白,這部電影本身便是一個白日夢,起碼對我這個懶惰和沒有理想,只有幻想的人是另一個白日夢。我不會坐言起行地背起背包跑到世界各地歷險,仍然坐在電腦面前寫這篇影評,明天又去看另一部電影,日子一天一天的無聊下去,因為我其實沒東西去找,我找甚麼呢?找人生找照片找歷險?賓史迪拿還有目標,我連目標都沒有,所以我才看得十分感動。這便是一部好荷李活電影給你的感覺,你明知道這是以一個最大的白日夢來掩蓋你平常發的小白夢,你仍然覺得感動。
《發夢王大歷險》這個譯名真是旺角feel,卻以看似沒有高潮的平直方法,令你感受到這個男人的人生主調。沒錯,我不了解女性,這部電影也是給我們這些男人看的,女性到底會不會有這麼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影片說到賓史迪拿在少年因父親過世而去快餐店工作,正好說明了男人都是孩子,要等待追尋才會長大。


[img]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20131226/large/26ee1p1aaa.jpg[/img]


來源:蘋果日報網站

2014-1-26 20:38 johny_depp241
nice!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