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數碼 - 手機綜合討論 » 電商的智能夢想:亞馬遜到底想幹嘛?


2014-11-10 15:07 albert_L
電商的智能夢想:亞馬遜到底想幹嘛?

亞馬遜出了智能手機Fire Phone,前前後後投資了超過1.7億美金,據其CTO Tom Szkutak的說法,到目前還有價值8500萬美金的存貨放在那裡;之後又出了Dash掃描棒,用於用戶掃描條形碼以實現眼見到直接上網訂購的無縫銜接,目前還沒有任何官方的銷售數據呈現;還有針對谷歌的Chromcast的電視影音棒(Fire TV Stick);現在又全新推出智能Echo音響,一款可以像Siri一樣識別語音並回答問題的音響……作為北美首屈一指的電商網站,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此大力的製作智能設備,亞馬遜到底想幹嘛?

[img]http://s2.gigacircle.com/media/s2_545e9f0df227f.jpg[/img]

矽谷裡流傳著一句形容高科技企業的黠語“失敗的夠快,失敗的夠多”(fail fast, fail often),如今被不少美國媒體用來形容當下的亞馬遜。Fire Phone的失敗,亞馬遜設備部的高級副總裁David Limp告訴《財富》,其原因在於定價的失策。傳統上來說,亞馬遜的硬件產品一般會低於行業標準,比如Kindle Fire,只在100美金上下,比平板價格便宜65%之多,雖然功能上也有不同,但是基本上表明了亞馬遜的硬件產品的銷售策略。

而對於Fire Phone來說,亞馬遜基本上是堅持與行業統一標準的199美金的定價,由於手機功能平平,在亞馬遜自己的平台上銷售也不過2.5顆星的用戶反饋,產品在市場的檢驗下, “敗走麥城”。 如今新推出的智能音箱,外形小巧,設計簡單,但功能顯得格外強大:語音控制中樞可以快速提供天氣、新聞等信息,還可以幫助用戶查找維基百科上的各種內容。用戶還可以通過語音指令設置鬧鐘,控制音樂播放。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語音控制來購物。其實可以看出,亞馬遜的電商本質並沒有改變,而圍繞電商而營造的智能生態圈,其決心可見一斑。點擊視頻觀看 今年年初,亞馬遜在加州開設Lab126,與其一貫的“一切從A到Z”的宗旨一脈相承(26個字母一個都不落下)。其主要招聘人員集中在智能技術的開發以及產品鏈的管理,職位包括:高級視像系統工程師、全球產品鏈管理經理等……一些列的職位不難看出亞馬遜在智能硬件上要計劃下大的功夫。但是,目前echo音響能做,僅限於在亞馬遜的平台上購買音樂,或者將想買的東西放在購物車裡,還不能直接通過語音結賬,也還不能將要亞馬遜一系列開發智能硬件的動作並不奇怪,尤其是在電商市場變化如此迅速的今天。移動化、可穿戴的智能產品來勢洶洶。而傳統電商向移動電商的轉化率較低,很有可能湧現出新的移動技術和App,最終取代web購物的威脅一直存在。所以不妨將Echo音響看成一場華麗的試驗,是亞馬遜利用新技術,嘗試移動化、智能化的購物手段,通過語音和用戶建立連接,從而最終賣出更多商品。 從亞馬遜的戰略層面看,其智能硬件設備的發布方式也算特別。雖然每個產品覆蓋的領域和發展方向貌似不同,但是每個產品都具有一個重要的功能——總能導入亞馬遜的電商平台,最終實現在不同設備上進行購物的功能。從Kindle Fire到Fire TV stick,從Dash到如今的Echo,每一個產品從發佈到營銷,遠沒有蘋果每次那麼興師動眾,一般都是集中在亞馬遜自己的平台上,然後從一些科技博客上開始,再然後才會在主流媒體上呈現,少有盛大的發布會的場景,一兩年內開發出來了一批。但是每個產品似乎都不足以成為當下的熱銷產品,似乎都只適用於一小撮使用黏性極強的用戶,而最終變成亞馬遜電商平台上的消費用戶。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